Understanding Human Behavio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ience │ 柯文哲 台北市長
YouTube 的演算法推薦了柯文哲2015年在台大演講的錄影给我,題目是Understanding Human Behavio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ience,中文譯做,從科學角度理解人類行為。看著,覺得很有趣,也富有啟發性,所以一看完就寫下一些總結。有興趣的朋友,可以去YouTube觀看:
柯文哲說的生動很多,我的總結比較悶,十分推薦大家去看。
人們常說,我們看到所以相信,但現實上,我們常常只看到自己相信的,甚至相信我們希望它是真的東西。怎麼解決?如何減少bias?這就是這演講的主題。
- 邏輯運算,具體就是Truth Table,什麼conjunction, disjunction, negation, conditional, biconditional
- 熟度的好處就是在分析問題的時候能夠有緊密的邏輯,避免過於主觀看問題
- 當你知道越多,猜對的機率就會更高
- 這好像很廢話,但其實現實上我們往往忽略了這一步,對著問題有太多可能的原因,通過新的資訊把可能性縮小,就能得出結論
- 他提到Bayes Theorem,這個Theorem 說的就是如果有多一些information,概率不會比不知道低:P(S|T) = P(S^T)/P(T) where P(T) <= 1
- 用機率思考問題
- 能很快判斷一件事情的機率有多大
- 重複發生的事情的機率很低
- 但是,人常常受到期望影響,當機率低事件發生時,我們常常都傾向相信它時機制內的低概率事件,但很多時候它反而是機制外的,比如說男朋友常常遲到是因爲堵車,還是他不愛你?
- 成功是例外,失敗是常態
- 當處於劣勢是,只有創新才有出路,因為如果方法一樣,你怎麼打敗資源多的人?但是,還是失敗是常態。
- 除了邏輯運算和機率思考,專業知識也很重要(domain knowledge)
- 遇到困難,問自己有沒有第三個可能?We are limited by our own imagination
- 以簡馭繁,做事情有SOP,在任何情況都有70%戰鬥力
- 當然會有例外,但70%有用。
- 人生只是一個過程,沒有目的,因為最後都會死亡。
- 想通了,人生就沒有困難
Comments 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