槍砲,病菌與鋼鐵–為什麼有些大型動物變成家畜,有些沒有?
首先,所謂大型的定義是45公斤以上,而所謂家畜的定義是可以在籠裡繁殖,飲食由人類控制,而生存的目的是促進人類主人的生活。
現在的大型家畜其實早在20世紀已經被全部馴化,近代也沒有什麼新的物種被馴化。主要5種物種有綿羊、山羊、牛、豬、馬;次要的九種有單峰駝、雙峰駝、駱馬和羊駝、驢、馴鹿、水牛、犎牛、瓜哇牛、東南亞牛。
為什麼世界上有許多的大型動物,但卻只有14種被馴化?其實不是所有動物都能,或者適合馴化。首先是飲食,大家或許能發現在這14種動物中,他們都是草食的,因為生物質量的轉化效率很低,如果我們要養殖肉食性動物,首先我們要餵草食性動物吃草,再把草食性動物的肉給他們吃,那倒不如直接養草食性動物。第二是,發育速率,大象和大猩猩身上肉很多,但是等他們長大要十多年,不適合馴化。第三是,人工環境中的繁殖困難度,有些動物就是不喜歡在籠子裡繁殖,比如獵豹要在野外追逐的時候才能排卯。第四是,有些動物兇殘,比如大灰熊,非洲水牛,他們都很多肉,但如果要養他們就太危險了。第五是,有些動物比較容易害怕,如果這些動物容易害怕,關在籠子不是嚇死就是撞死,比如瞪羚。最後是,社群結構,我們發現我們馴化的動物社群結構都是群居的,有時群居得來,還有層級結構,而且到交配的時候不能打架。
歐亞大陸擁有最多的可供馴化動物,最後是最早馴化動物,也馴化的最多,澳洲和美洲在新世紀末遭到了大滅絕,幾乎喪失了所有可馴化的候選物種。
Comments ()